天天爆单的生鲜创业者:从0到1200万收入只花30天 单月亏损顶过去半年
文 | 铅笔道记者 刘小倩
走,到线上去卖菜!这是一个在疫情期间“听上去很美”的故事。
72个小时内,一直做To B生意的郁涛,紧急让团队开发了一个C端消费小程序;小程序上线48小时之内,日均单量从0涨到2000单。高峰时,郁涛的平台每日单数达到7000+,平均客单价为60元,日销售达到40多万,几乎达到疫情前做纯To B生意的水平。
全员转线上,让郁涛的公司度过了疫情最黑暗的时期。虽然有线上红利的加持,但是数字攀升的背后却是企业亏损的噩梦。
“1个月亏了400万元,赶上了去年半年的亏损总额。”郁涛发现,从供应链到物流,从人力成本到终端配送时效,生鲜电商有太多“坑”。比如,疫情期间,单是冷链物流就从500元涨到900元,终端配送价格上涨15%,分拣包装的工人时薪翻了2倍。
因此,疫情稳定后,郁涛还是决定关闭了线上业务,继续为中小B端生鲜玩家赋能。
这样喜忧参半的转型,在疫情中的生鲜电商行业并不是个例,背后是这个行业一直难算清的账本。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此前一项研究数据,4000生鲜电商玩家,只有4%实现盈亏平衡,88%处于亏损状态,7%处于巨额亏损状态,仅有大约1%的企业实现盈利。
2019年至今,生鲜电商历经多次洗牌,剩下的存量玩家竞争业态已经升温,留给新进入玩家的机会越来越少。零和游戏下,已经成为巨头的生鲜玩家们却再次成为资本宠儿,T11、每日优鲜、叮咚买菜在疫情期间接连传出巨额融资的新闻。
“买菜和买衣服不一样,前者更需要烟火气。”一位生鲜电商从业者认为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市场竞争下,生鲜电商生存下去的核心奥秘只有一个,那就是盈利能力的提高。
注: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,论据难免偏颇,不存在刻意误导。
营业额从每天50万,到0,再到40万
“团队加班加点,72小时内开发了一个针对C端消费者的小程序。”在这之前,郁涛一直在生鲜To B赛道不断摸索,主要为中小型水果店提供水果供应链采销配一体化服务。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困境,一方面是为了追上疫情的线上红利,郁涛这次打算扩充业务。
真正让郁涛下此决心的,是线下销售额的断崖式下滑。春节假期前2天,公司每天的销售额达到50万元,而大年初二的销售额直接降为0。
究其原因是因为,受疫情影响,很多生鲜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。有消费者表示,以前会定期逛超市、逛生鲜店购买日常用品,但疫情让他们迅速成为电商平台的重度用户,包括一些大型超市自营线上平台的用户,甚至还经常购买会员、充值等服务,就连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也开始喜欢于加入各种生鲜团购社群。
一时间,在消费者对于外出倍感担忧的时期,过去那些没有完成或者无力进行线上化转型的中小型生鲜店,日子变得没有那么好过,很多门店为了节省开支,选择暂时或永久关停。而这些门店,正是郁涛过去的供货用户。为了清库存,郁涛只得亲自上场,帮助现在商家向C端卖货。
对郁涛来说,入场即高光。小程序上线后,从0到日均2000单,只用了2天的时间。当新端口出现,线下商家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,一顿猛推。“大家之前只是每天发几条微信朋友圈出货,而现在是直接给所有的会员打电话,向他们介绍这个新渠道。”后来,每天的单量涨幅超过10%,品类也从水果,拓展到叶菜、冻品、米面粮油等。
巅峰时,郁涛的小程序渠道每天的单数能够达到7000+,平均客单价为60元,一天的销售额也到达了40多万元,基本与疫情前持平。在郁涛看来,这样的成绩他已经感到很满意, “毕竟我们是一个新做的业务。”
郁涛不是第一个选择吃螃蟹的人,生鲜创业者陆深也趁机搭上了生鲜电商战役这艘巨轮。
陆深在一个拥有2470多户的小区周边布局了一家近300平的综合生鲜小店,店里的自营产品包括蔬菜、水果、冻品等。
“疫情之后,我们的自营产品陆续同步上线京东、美团、饿了么等渠道,纵使因平台抽佣,我们将价格提升了20%,日均单量仍有50单以上。”陆深透露,经过用户调查,他发现,60%的线上用户都还是之前线下店铺的老用户。
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生鲜电商行业迎来了需求侧的红利,郁涛和陆深的企业都只是一个局部缩影。
据京东到家的春节销售数据显示,2020年除夕至正月初三期间,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540%,水果和蔬菜均增长达200%;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透露,春节期间,每日优鲜的交易额实现3-4倍的增长,新老用户大量涌入,客单价也提升了30元左右,达到120多元。
1个月亏损额赶上去年半年总和
疫情带给线上生鲜电商行业的意外增长,并不意味着创业者们就可以高枕无忧。
“整个2月,虽然月销售额也达到了近1200万,但是最后却还是亏损了400万,这相当于去年半年的亏损总额。”一个月时间带来的改变,让郁涛不断反思,生鲜电商这笔生意是否划算。
首先是物流成本上升的问题。“当时,我们自己的手上只有水果,其他的物资都来自其他商家提供。这之间的双向物流成本都由我们来承担。”以冻品为例,郁涛既需要承担从资源公司的仓库到自家仓库的物流,又需要承担自家仓库到小B端的物流。
疫情期间,上海市内一车冻品的冷链物流需要900元,且拒绝还价。而平时,物流公司报价只有500元,甚至还有可谈的空间。
小程序上线之后,由于爆单,郁涛还需要借助其他平台进行履约配送,“运费结构大概上浮了15%,但是终端销售价格却没有相应增长,公司的亏损也由此越拉越大。”
除了物流,生鲜行业分拣、包装的人力成本也是高居不下。
原先,郁涛公司的工人时薪为18元。像盒马这类的公司将时薪拉到27元,郁涛最高时承担过35元/小时的人工成本。
在终端物流方面,配送时效也成为了最突出的问题。“消费者有消费者的抱怨,商家也有商家的无奈。”
“前天晚上下单,预约第二天早上10点到达,结果我等到下午4点,快递员才给我打电话。本来是午饭的食材,结果成为晚饭的。等到我清理产品时还发现竟然缺少一件,但是平台却还是扣了我这笔款。”消费者张萌按照App上留下的电话询问客服,客服表示退款会马上打回账户。
在与客服的沟通中,张萌感觉对方对延迟配送或货品出错的问题,似乎已经习以为常,并没有感到意外。
郁涛的这段转型经历也反映出了当下生鲜电商创业的一个现实情况,看似火爆的生鲜行业,对于是否要重金入局,还是一个需要慎重做出的决定。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此前一项研究数据,4000生鲜玩家,4%实现盈亏平衡,88%处于亏损状态,7%处于巨额亏损状态,仅有大约1%的企业实现盈利。
最初,他的想法是帮下游供应商清空库存,随后想着赋能给小B。后来,他认为自己在这段时间积累了更多的供应链资源,为之后扩充品类提供了机会,团队也更有凝聚力,他认为这笔战略性亏损还是值得的。
生鲜电商巨头林立 新玩家难出头
随着疫情慢慢结束,生鲜电商行业也渐渐从昔日荣光恢复到正常状态。
关键是用户没有忠诚度。在郁涛看来,哪个平台价格相对低廉时,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。并且,用户习惯也难以培养。
张萌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疫情期间,她一直在家办公,自然也负责了家里大大小小所有东西的购买。那个时候,家里的老人才知道,原来可以在网上买菜。但当她离开后,家里的老人还是会选择去线下买菜,哪怕张萌已经教会了老人该如何操作App。
“对他们而言,他们每天出门遛弯买菜就像我们要出门上班一样,都是例行公事。”张萌表示。
选择回归线下的,除了消费者,还有入局者们。郁涛向铅笔道表示,目前,公司已经关停了线上业务。未来,公司将是会一直聚焦To B商家。“在线下,用户可以挑挑拣拣,但在线上,用户只得认命,因为确实有部分商家会将次品放置在线上售卖。”
这段时间,他也试图找一些融资机会,但都没有谈稳,资方要压低近1000万的投资额。
这个时候,对大多数生鲜电商小玩家而言,选择离场也许是一个正确的选则,线上转型可以成为玩家们度过特殊时期的一种暂时性的策略。
一方面,生鲜电商的存量业态已经升温,每日优鲜、叮咚买菜、美团等已经占据了大量的用户,新入场者机会并不多。
另一方面,生鲜电商行业已经经过多轮洗牌。2019年,呆萝卜、妙生活、吉及鲜等曾经一度风光无限的生鲜电商平台,都没能躲开资金链断裂、关仓裁员的命运,倒在了疫情红利的前夕。
“活下来的巨头们牢牢抓住了机会,规模化的生意使得他们能够降低边际成本,提升效率。”一位生鲜电商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告诉铅笔道。
事实也确实如此,在疫情中,生鲜电商风口的巨头们,再一次成为了资本的宠儿。
4月,生鲜超市新零售品牌T11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,由和玉资本(MSA Capital)独家领投;1个月后,有消息称叮咚买菜已经完成了新一轮3亿美元的融资,估值达到20亿美元;同时,据知情人士透露,每日优鲜已经完成了新一轮融资,投前估值超过30亿美元。
“不管如何,生鲜电商的终极奥秘应该是每单盈利,而非依靠补贴大力争夺用户。”陆深总结道。